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草山社(tjaljadraviya)-傳統領域的記憶(序)

資訊的發達,地理與社會的區隔日益模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的結果,使得人們區分「我群」與「他群」的憑藉越來越少,導致現代人對於自我認同常感焦慮。因此,尋求地方特色的動機與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南世村文史工作的探尋與整理於焉誕生。

屏東縣獅子鄉南世村位於台灣島南部,恆春半島的西北方。自古是台灣人開發恆春半島及東台灣的必經之路,因而,在台灣歷史上留下很多族群關係衝突與融合的史頁。本村是排彎族的移墾地

早期先民從中排彎族地區(paumaumaq)的來義(tjaljakavus)、佳平(kaviyangan)經古樓(kuljaljau)百鹿(bailjus)七佳(tjeveckadan)力里(dralegedreg)來到大龜文(tjaquvuquvulj)社定居,之後再移住南世(草山---tjaljadraviya)地區,在此開天闢地,繁衍子孫,形成ㄧ個強盛的部落。荷蘭時期,1647年即參加荷蘭於台灣(台南)召開的南部頭目會議,接受荷蘭東印度公司贈送的權杖。歷經明鄭、清朝、日本的「理蕃」抗爭,部落始終為保有傳統領域與文化不惜一戰,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值得部落後裔引以楷模。

本部落文史工作的成果編撰分成四篇;部落歷史、部落宗教儀式、部落傳說故事及部落文教。每一篇都是由文史工作團隊,從文獻分析及耆老訪談,一一整理編撰,內容深具「地方觀點」,亦即擺脫「他者」的觀點來書寫自己的歷史,這在台灣史上深具意義與尊嚴。

當然書寫部落歷史,因「時間」的限制與耆老的凋零,回溯已往先民的足跡,常會有偏頗或遺珠之憾。但是「今日不做,明日會後悔」;與期來日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無限的遺憾,倒不如現在「起而行」來整理部落的記憶。相信在部落文史工作團隊嚴謹、細心的整理,成果必定有益於部落意識的建立與部落的發展。

本文史工作團隊的領航者是楊新川先生,其自軍中上校退役後,有感於部落意識的衰退及部落歷史記憶消失的危機,毅然決然地扛起整理部落文史的艱鉅工作。雖然其並非是文史專業人員,但是虛心求教,孜孜不倦和熱情洋溢的工作精神,令人無限的感佩。期望此次工作團隊編撰的文史成果,能喚起部落「生命共同體」的意識,進而建立ㄧ個和諧、團結、美麗的南世村。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博士生

台東縣立賓茂國民中學 校

葉神保 謹誌 22.10.200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