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草山社(tjaljadraviya)傳統領域的自然環境,在縣府核准進行工作中,感謝台東縣大武國中校長葉神保願意到部落講課內容為:『南世(tjaljadraviya)草山社部落的遷徙與族群關係』,並提供許多舊部落時期的資訊,如大龜文王國時代歷史資料。增加本人對本案的作業信心,傳統領域從自然環境在記憶如耕種、狩獵、祭儀、教育、人物、傳說及神話故事與內外獅頭祖先與清兵的戰役區分:
一、耕種領域(qaqumain adjunangan):
通常各部落在週邊區域內耕種,自然界線是以各部落頭目劃分的領域也就是確保的巡守領域。整個耕種地的劃清界線是以傳統天然河流(pana)、山脊線(gadugadu)為主。草山社與週邊各部落劃清的界線,從東邊南湖呂山向南沿山脊線接內獅頭溪(tjuauilj)在接南勢湖溪(nansiku pana)。向北與春日士文社以草山溪(tjuavanaq pana)為界,西面與加祿堂(aratjungan)、嘉和(tjipucu)為界。
二、狩獵領域(qaqaljupan a adjunangan):
傳統領域狩獵區域較耕種領域範圍為廣闊,通常以耕種領域(巡守領域)為主,但獵物活動範圍不同,因此都會依獵物的區域分佈擴張狩獵區。如枋山溪上游、中央山脈等獵物種類多,各部落都會前往狩獵,自然狩獵區域就會重疊,也產生復雜性事件,因此,在這時大家都會相互遵守狩獵的傳統習俗「互相遵重」。若發生在重疊獵區爭執事件,雙方頭目均應重視問題來解決,以保持自然環境和協相處。
三、傳統祭儀:
自然環境傳統祭儀是與我們原住民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凡部落家族所有祭儀、為族人祈福、檔邪靈、占卜、心靈治療等,尤以豐年祭、五年祭重大活動,祭儀活動如五年祭扛豬、分到刺球場、鄭球、送神領隊,均有巫師帶領祈福。
在部落祭儀以山水自然生活環境來含概,如保育水源我們的祖先對自然環境保育很有智慧,將每一條溪流水源地劃為祖靈禁地(ljelem),在祖靈禁地利用自然環境保育不得砍樹草、採石、燒火、捉魚蝦螃蟹等,祖靈禁地變得非常陰森迷信,人人懼怕不敢進入祖靈禁地(ljelem),自然達到保育水源的目的,部落水源豐沛、氣候調節良好,這是祖先利用傳統祭儀祖靈禁地(ljelem),達到自然環境保育的智慧。
四、教育:
在舊部落時期草山社(tjaljadraviya)的教育,依日據時代在布嘎給蘭學校(puqaqiljan)設有一般較小的公學校『教育所』由日本警察兼任教職,修業時間僅僅三年。若繼續讀書就往舊部(tjubu)內獅頭公學校,內獅頭公學校『舊部』(tjubu)隸屬高雄州潮州郡阿猴廳。爾後布嘎給蘭學校(puqaqiljan)隨部落遷移紮拉奈部落(calanai),直到民國四十二年才將內獅頭與紮拉奈兩學校合併為南世分校(現今內獅國校)。在作業中真感謝內獅頭耆老陳許有情(83)歲及內獅國小校長林春枝熱心的協助尋找珍貴的資料及楊國忠(72)歲口述當年學習的經歷過程。
五、人物、傳說及神話故事說:
在傳統領域舊部落時期,如特異功能的神力巨人(pazangizangi)、紅眼睛(palji)及傳說中的動物,如飛龍(maza.azaau)、龍(varaljuvalj)等在傳統領域中都有傳說故事。另神話、傳說故事,記得幼年時期老一輩(vuvu)在夜晚睡覺前,尤期夏天蓆地躺在屋外納涼時,vuvu都會說傳說故事及神話故事或鬼故事,題材多又豐富,每晚這樣讓孩子們安睡。可惜原住民沒文字記載,老人家走後就失傳了。現部落耆老年齡層92歲一員(黃水秀)、80歲以上三員(蔡貴銀、陳長生、王段素琴),其他均為70歲以下。
因此,對文化產業傳承採訪、記錄、登記、照相、編輯、書冊等彙整工作為刻不容緩,勢在必行。因此本次以「南世社區發展協會」之名,陳屏東縣98年度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縣市層級社造點徵選計畫,計畫名稱:【南世部落傳統領域地名地圖記錄及vuvu人物故事編製計畫】。
在採訪計畫進行中特感謝部落耆老們如黃水秀、蔡貴銀、陳長生、王段素琴、童木葉、林朝花、張林來葉、張枝葉、湯生泉、楊國忠、湯春菜、洪榮祿、張南葉及內獅陳許有情等提供傳統領域,從祖先的生活領域耕種、狩獵、祭儀、教育、人物、傳說及神話故事。在田野調查影像拍攝工作,感謝他們願意帶路的林國成、童昇道、黃明智、湯榮得、楊青女等,並克服難行的舊的林班道,完成十三個舊部落影像拍攝。尤其到就戈媽立斯(tjuqemadris)、巴達尹(padain)路況是一路修一路騎跌倒多次,內獅段轉南世段還要渡河,路況難行是無法形容,單行程就使用三小時才到達,如今莫拉克颱風過後大部份路況被衝壞了,不可能再上去。因此所拍攝的資料應該是珍貴有價值保存的影像。
最後感謝南世村長及南世社區發展理監事及南世長老教會熱心參與會議,尤其南世基督長老教會,經常利用主日聚會後的時間提供協會報告資料,才能順利完成「草山社(tjaljadraviya)傳統領域」的記憶,更感謝協會出納楊惠娟能運用其專長編輯所有資料,節省了不少經費。期望這些文化記錄資料能做為部落歷史,給予部落子子孫孫歷史文化教材與再記憶。
(98.9.24理事長楊新川撰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